智能移动机器人加速落地 |
[2023-01-11] 来源:阳城电子 |
“新一代的智能型移动机器人借助深度学习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感知技术深度理解环境,可以通过自然导航方式穿行于更为复杂度环境,通过加载智能模块完成更为复杂度任务。从一个走来走去的慢乌龟,转变为一个有手有脚的聪明兔。”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磊博士表示。
可以说,在工厂智能化改造过程中,移动机器人也算得上是第一批落地工业场景的硬件设备了。早之前,国外如亚马逊、国内如阿里京东等就已经在自家物流仓库部署仓储物流机器人,主要用于货架搬运等等。
这一发展背后,有一个最为根本的推动因素就是人力成本问题。正如前文所言,过去3年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影响,其中在工业场景中,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招工难、用工荒、从业人员流动性增加,在原本人力成本增加的基础上再次增加管理成本,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也因此,带着降本增效的目的,在工业场景,尤其是自动化流水线改造过程中,移动机器人替人的现象逐渐出现。
只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因为场景复杂、多元化等因素,传统自动化方案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制造业柔性生产的需求。
比如路径规划问题,在传统自动化方案中,移动机器人的移动路径多为固定的,依赖地面上部署的磁条和二维码,一方面不能做到灵活变动,另一方面还没有正式落地实施,就要先行改造基础设施,于厂商而言降本增效成果有所打折。
此外,消费重构、定制化、多品化、场景多元化,产业升级、小批量、多批次、快速迭代,以及复杂的传输线系统等等,都对传统自动化方案中的移动机器人提出了新的严苛要求。也因此,“柔性”成为工业移动机器人的“新标配”。
这一背景下,以激光、视觉SLAM为主的多传感器融合方式,以及机器人集群智能规划成为当下移动机器人软硬件技术的主流。
“纯视觉导航和激光+视觉导航的机器人逐渐成为新一代移动机器人的主流。”这一背景下,杨磊进一步补充道,机器人如何能够通过廉价的传感器单元(视觉或激光雷达),快速准确地理解环境的技术将逐步落地,让机器人走进更为复杂的场景。
|
[返回] |